养生

当前位置 /首页/健康养生/养生/列表

人在快要冻死的时候居然会脱衣服?这是幻想吗?

这种现象被称为“反常脱衣现象”,通常指的是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人的下丘脑向身体发出错误的信号。误认为身体很热,受冻者会脱下衣服裤子。
人在快要冻死的时候居然会脱衣服?这是幻想吗?
什么叫低温症? 要了解低温症,首先要弄清“核心温度”这个概念。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,大脑及躯干内的心、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就是人体核心区。核心温度就是指这些部位的温度,一般以直肠温度(37.5℃)为代表。 低温症就是指人的核心温度下降到35℃以下的状况。我们知道,人的正常体温是36.5℃(腋下温度),而当体温下降到32℃以下时,情况就变得非常糟糕并可能导致死亡了。 低温症有两种,暴露型(逐渐的)和浸泡型(突发的)。浸泡型很好理解,就是是指身体突然置于冷水中,最典型的就是《泰坦尼克号》里的杰克。 浸泡型低温症夺人性命是相当迅速的,因为相同天气条件下,人体在水中的散热速度是空气中的25倍。以水温10℃为例,浸泡其中而没有热保护的话,半小时就会失去自救能力,一小时以上,即使被救起,生存机会也很渺茫了。 由于Po主的问题描述更符合暴露型低温症,我们就重点一下。暴露型低温症,是指在寒冷环境中,通过呼吸、蒸发(汗湿或潮湿的衣物)或者保温不当而造成的体温下降,有一个热量逐步散失并配合机体不同反应的过程。 失温初期,我们都体验过,就是不停地发抖打寒颤,这是肌体“保温反应”的第一步。如果这一步没奏效,体内糖原激发完毕还是无法恢复体温的话,体表周围的血管就会开始收缩,血液重新分配,主要流向肌体深层,以减少体表的热量散失。而失去温暖血液的保护,手指、耳鼻等部位在低温环境中就变得非常脆弱,将首先被冻坏。下图的日本登山家栗城史多,就是这样的情况。 而随着体温越降越低,气血交换越来越停滞,人的大脑在这个时候反而会呈现出异常兴奋状态,心率开始加快,呼吸变得急促,同时还会显得躁动不安。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脑在强行兴奋自己,争取自救。 反常脱衣 但当体温进一步下降到34—27℃的时候,躁动不安的兴奋期就过去了,大脑皮层被抑制,不再活跃,体表更是处于麻痹状态。在这种无意识的状况下,大脑对整个形势的判断也变得紊乱,开始调度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血液的重新分配。已经处于麻痹状态的皮肤血管,开始由之前的收缩关闭转为突然扩张,肌体深处相对温暖的血液向肌体表层回流,体表与体内的温度开始接近,而身体核心区则因血液外流而温度快速下降。 这时候,Po主说的反常现象就出现了。由于相对温暖的血液充盈体表,而核心区的温度却快速下降,两相对比,皮肤感受器就有了燥热的感觉,从而在大脑失去对外界环境基本判断的情况下,出现“反常脱衣”现象。 大家搜一搜新闻或图片,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,冻死之人往往撩开衣服露出胸腹,或者脱得只剩内衣甚至一丝不挂。不管是登山运动员还是普通人,概莫能外。正因为“反常脱衣”具有普遍性,这一现象还作为可靠依据来区分意外死亡和性侵案件。 2016年大年初四,发生在吉林省蛟河市的一起酒后冻死事件,这名青年就是上身赤裸卧在雪中的。 笑面冻尸 “反常脱衣”可以理解了,是肌肤有了“燥热”的错觉,那冻尸面带微笑又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再回到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小女孩第二天被发现冻死街头的时候是不是也面带微笑?而死之前,安徒生描述说,她感觉是在一个烧得旺旺的火炉前,有肥鹅插着刀叉向她走来,还看到了慈祥的奶奶,最后抱着她越飞越高、越飞越高,飞向了光明与快乐…… 令人拜服的是,安徒生如此接近事实,因为“反常脱衣”阶段,遭遇低温症的人不但感觉是温暖的,而且往往伴随有幻视。可能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一样,看到了火炉,看到热腾腾的食物,看到了亲人……终于,困倦与绝望,转为了“冰人”状态下的温暖与安详,从而最终带着冻结的微笑离开人世。
TAG标签:脱衣服 冻死 幻想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