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

当前位置 /首页/运动户外/旅游/列表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

操作方法

(01)先上古城旅游示意图: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

(02)阆中白塔白塔是一种风水塔,主要建于甲、巽、丙、丁四个方位。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 第2张

(03)天宫院天宫院是风水大师袁天罡、李淳风的故地。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 第3张

(04)阆中犀牛镇水犀牛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 第4张

(05)阆中七关阆中城气口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 第5张

(06)阆中古街道城市建设方正有形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 第6张

(07)阆中天下一,风水东方奇阆中龙、砂、水、穴俱佳,天门、地户完整,表现为山、水、城搭配适度,环境优美,契合建筑学、美学、景观学、风水学等理论,成为一种典型模式

(08)国家文物保护单位-五龙庙五龙庙文昌阁,位于阆中河楼乡白虎村五龙山麓,元代建筑,占地4亩,建筑面积100平方米。整个建筑,既具宋代《营造法式》中的建筑特点,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。其“叉手”用料为同期建筑所罕见。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 第7张

(09)清贡院、又称作“考棚”“考棚”介绍:在学道街的贡院,又称作“考棚”。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。又称川北道贡院。《阆中县志》记载:顺治九年壬辰(1652年),全川未靖,补行辛卯科乡试,围设保宁府。甲午、丁酉、庚子三科皆在保宁,至康熙二年癸卯(1663年)始移成都,“嘉庆二十二年,川北道黎学锦率属重修……”。贡院大门:贡院考棚具体建于何时,已无确切记载,查明代嘉靖《保宁府志》,有建筑群叫明伦堂,考场四十间,而清代黎学锦重修考棚地基原来也很宽广。三进四合庭式建筑纯穿逗木结构,房舍整齐规矩,高出街坊民居一头。前院是考场,后院是斋舍,四周都是号房。考试时按天、地、玄、黄……编号,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。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,是考官唱名、发卷、监考的地方。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,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,供考生休息候点。斋舍为一楼一底四合院,楼下庭院纵贯走向。考棚内景:阆中同成都一样,是全国兴办学校最早的地方,人才辈出,文风炽盛。1987年10月,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会议就是在贡院里召开的。

古城阆中旅游指南 第8张

(10)华光楼、原名南楼、又名镇江楼在阆中现存楼阁中,华光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,因此被称作“阆苑第一楼”。华光楼建在唐朝滕王元婴所建的南楼旧址上,明朝嘉靖中还称作南楼,而镇江楼、华光楼都是后来取的名字。清朝道光十九年毁于一场大火,同治六年重建“壮丽冠巴阆诸楼”,十年内乱幸免遭拆除。“三面江光抱城郭,四围山势锁烟霞”,宋朝诗人李献卿的《南楼》诗写出了江山之会的胜景。华光楼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,根基稳固,文化积淀深厚。它横跨大东街南头,位于上、下华街之间,临嘉陵江,正对南津关古渡。是一座过街门楼,三重檐,歇山式盔状屋顶,盖翠绿色琉璃瓦,脊饰相当繁复,重脊套人、兽、鸱吻,正脊宝珠形顶高达三米,楼身通高三十六米,四柱直木,全系木结构,各层装花窗,十二个飞檐凌空,宝顶摩云。内有梯可以层层攀沿,四周游廊挺出供人凭栏,更有诗文匾额供人赏叹。楼底石拱门有1933年徐向前、李先念指挥红四方面军时政治处所写的石刻标语。

(11)风水易坛先贤袁天罡、李淳风在阆中唐代出了两位纬学奇士。一位是在唐初任中央政府司天监的李淳风,一位是隐士袁天罡,亦为初唐名士。这两位均是正史有传的博学名士,其神秘的预言能力和准确性令世人瞠目。除了无数次地具体预测国事外,李、袁二人给后世留下了一部极其神秘难解的纬学奇书《推背图》,还留下名著《四弹子》著作。《推背图》这部奇书预言了自天地形成以来的万年国运兴衰治乱,所以历代为世人瞩目,争相揭密。《宋史.艺文志》正式将此书列入正史,可见当时对这部奇书的重视。袁天罡曾筑舍于阆州蟠龙山前,长期观星象、演易,李淳风因久慕其名,故远道来阆,追随其师。他们在阆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和传说。后袁、李二先贤便终老阆苑仙境,并葬于阆中天宫院(今阆中天宫乡)。* 李淳风在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中都有李淳风传。他是唐太宗时人,博通群书,精天文历算阴阳之学。他曾经主持铸造浑仪,编成《麟德历》以取代过时的《戊寅历》,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文学家。他在史书中被描写成一个预言家,在小说中更成了出阳入阴,兼判冥事的半仙(故事虽然在《西游记》中为大家所知,但最早却是见于唐人的笔记《朝野佥载》)。新旧《唐书》的《李淳风传》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,由于它与《推背图》关系极为密切,我们把较为详细的《旧唐书》的记载征引如下:初,太宗之世有《秘记》云:“唐三世之后,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。”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,淳风曰:“臣据象推算,其兆已成。然其人已生,在陛下宫内,从今不逾三十年,当有天下,诛杀唐氏子孙歼尽。”帝曰:“疑似者尽杀之,如何?”淳风曰 :“天之所命,必无禳避之理。王者不死,多恐枉及无辜。且据上象,今已成,复在宫内,已是陛下眷属。更三十年,又当衰老,老则仁慈,虽受终易姓,其于陛下子孙,或不甚损。今若杀之,即当复生,少壮严毒,杀之立仇。若如此,即杀戮陛下子孙,必无遗类。”太宗善其言而止。(原文大意是:在唐太宗是时代,社会上出现了一本《秘记》,里面说:“唐代在三世之后,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其天下。”太宗皇帝就召来李淳风,让他细访此事。李淳风说:“我据天象推算,此事的朕兆已经形成了,这人已经出生,而且就在陛下的宫中。从现在开始算起,不过三十年,她就要据有天下,几乎要把唐朝子孙诛杀殆尽。”太宗说:“把宫中那些可疑的人都杀了,你看如何?”李淳风说:“这既然是天意,就没有逃避的办法了。该称王的那人是死不了的,你杀的人再多,也不过是些无辜的人。而且根据天象,此人已在宫中,并且是陛下的眷属,再过三十年,她就年纪大了,那时她的心肠也软了些,即使取代唐的天下,可能对陛下下的子孙不会杀伤过烈。如果陛下现在把她杀了,上天一定会重新生出一个更年轻的。此人年轻,性情可能更为狠毒。如果这样,陛下的子孙也许就真得被杀光了。”太宗觉得此言有理,于是就罢手了。)* 袁天罡袁天罡为唐初益州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善风鉴,累验不爽,曾仕于隋,为盐官令。唐时,为火山令。著有《六壬课》、《五行相书》、《推背图》、《袁天罡称骨》等。通志著录,其有《易镜玄要》一卷。袁天罡经常与其徒弟们在观星楼观星象,每观星象袁天罡深明玄机。著名的 “以钱代蓍” 预测法为早在西汉时代(公元前77年——前37年)京房所创,到唐宋时代已是盛行,唐代袁李二贤、明代刘伯温先生均精通此法,并在六爻中有很大的贡献。三国时蜀国诸葛亮著《古三世书》,查前、今、后三世命历,袁则著唐代新《三世相法》,而袁天罡在星象、易学预测理论上要比诸葛亮更胜一筹。* 袁天罡、李淳风与《推背图》据说李、袁二人晚年进入仙界,作名士游于山水林泉间。—日二人相遇无事,便相背而坐,推古往今来之事。一人推前事(自天地形成以来),一人推后事(唐以后中国大事),推一事画一幅秘象,写几句谶言偈语以记。如此数天,天帝怕天机泄露过多,即派陈博老祖(据说为上界仙人所化)去阻止。陈呼二人:“你们测什么天下大事,且先算我是进是退?”说着一步跨开,目视二位名家。李、袁二人猛然醒悟,即飘然而去。该卷书即《推背图》,被山人所得,不解,逐流传于世。因最后一象有语云“万万千千说不尽,不如推背去归休’,所以后人名其为《推背图》。《推背图》中前四十三象图(共六十象)均已被历史揭密,其神秘性与准确性令人百思莫明。未揭密的17幅图象谶言依然是玄机难测。明代金圣叹曾为《推背图》作注,并力求揭密。

(12)风水阆中 谜一样的古城风水何处?风水又称堪舆。传统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,探求建筑的择址、方位、布局与天道自然、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。阆中所处的龙脉属于秦岭山脉的分支,阆中城就建在小蟠龙山脚下平坦的扇型冲积滩上,仿佛真龙从昆仑山上奔涌而来,紧紧衔着一颗璀璨的明珠。阆中有大小凤凰山两座。站在位置恰当的地方,就可见大凤凰山山头似鸟首,山湾似雀颈,整个山似凤凰腾飞。古城四周的锦屏山、蟠龙山、梁山、玉台山形成了“玄武垂头、朱雀翔舞、青龙蜿蜒、白虎驯伏”的至善至美的风水格局。人才辈出,皆因风水奇佳?在阆中当地,传说华胥就是在阆中生下了人皇伏羲,而伏羲根据阆中奇特的地貌而创制了先天八卦。因而阆中被称做“华胥故里”,至今还保留着“妈皇山”、“皇娘垭”等地名。传说归传说,而阆中先后在唐宋时代出现了尹枢、尹极和陈尧叟、陈尧咨两对兄弟状元却是有史可考的。据记载,从隋唐至清末科举取仕的1000多年中,阆中出进士116人,举人404人。不仅如此,阆中还创 造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统一、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《太初历》的落下闳,任文公父子、周群祖孙等古代天文学家,以及抗金名将张宪等都是阆中人。仁者智者,偏爱风水阆中人们常说,“仁者爱山,智者乐水”。有山有水的阆中自然吸引了不少的隐士名流。蜀汉张飞曾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,杜甫、陆游在阆中写下了辉煌的诗章。唐朝著名天文学家袁天罡步测龙脉来到阆中后,李淳风也追随而至。据说,两人一先一后选定在阆中西南25公里的西河塘营建居室,以度晚年。等双方分别做好准备,前去动工兴建时,才发现都选中了天宫院这块地方。争执不下,双方只得各自拿出凭据。在阆中,不仅与风水紧密相连的天文研究鼎盛,而且宗教也在此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历史上的道教胜地云台观、锦屏山,佛教的大佛寺、永安寺,伊斯兰教的巴巴寺,基督教的福音堂,至今还矗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。

TAG标签:旅游指南 阆中 古城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