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常识

当前位置 /首页/生活家居/生活常识/列表

古代汉族舞蹈,明清时期汉族舞蹈介绍

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,很多民族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。在节日里,经常会有晚会和演出,舞蹈是必不可少的节目,我们看到的大部分舞蹈都是属于汉族舞蹈。汉族舞蹈从古代就开始流行,当时的舞蹈跟现在的有什么差别呢?下面一起看看明清时期汉族舞蹈是什么样子的吧。

古代汉族舞蹈,明清时期汉族舞蹈介绍

  明清时期汉族舞蹈:
  1、秧歌
  秧歌”是汉族地区流传最广的民间舞。它本来是起源于农业劳动。有些地方插秧时,有人擂大鼓,大家一齐唱歌。薅田时,许多人手拉着手,用脚趾代替锄头,一边前进,一边拔草。田埂上有人击鼓为节奏,人们跟着鼓点前进。据说,秧歌就是这样产生的。清代的秧歌和宋代舞队《村田乐》一脉相承。不仅流行于农村,而且流行于城市,甚至清代宫廷里也请了“秧歌教习”。

秧歌因流传地区不同,有陕北秧歌、河北秧歌、东北秧歌、山东胶州秧歌、大鼓子秧歌等。各地秧歌风格与形式不同。陕北秧歌豪迈雄健,山东秧歌韧中带劲,东北秧歌欢快红火,河北秧歌健朗风流……。清代的秧歌队伍中,一般都有人扮成渔、樵、耕、读等人物,手里拿着扇子和手帕等道具。领头的人有的手里打着伞,有的手里敲着擀面杖。据说,拿扇子是求“风调”,打伞是求“雨顺”。


古代汉族舞蹈,明清时期汉族舞蹈介绍 第2张

  2、鼓舞
  中国从原始社会的“土鼓”,到后来流行于各地的不同质料、不同形态、不同用途的鼓,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鼓的家族。以质料论,有铜鼓、木鼓、皮鼓等;以形态论,有大鼓、小鼓、长鼓、短鼓、建鼓、鼙鼓、扇鼓、铃鼓、单鼓、腰鼓、手鼓、龙鼓、象脚鼓等。鼓与舞很早就已建立起不可分的联系。明清两代,中国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鼓舞。鼓有拿在手里的,有背在身上的,有挎在肩上的,有放在地上的。表演时,人们不断地追求花样,所以有了各地的“花鼓”。

花鼓舞蹈千姿百态,争奇斗艳。河北的“战鼓”气魄雄伟,河北文安县胜芳镇还有72名舞者胯着72面鼓的“胯鼓”,河北宁晋则有32名鼓手背着灯笼竿,打着腰鼓的“招子鼓”。山西太行山下有上百的少壮乡民胸挎径尺扁形皮鼓,击鼓而舞的“威风锣鼓”。山西还有一人身背几个鼓,轮番敲打的“花鼓”。河南有安阳的“战鼓”、焦作的“得胜鼓”、新乡的“开山鼓”、洛阳的“排鼓”、息县的“九连环”、三门峡的“猴儿鼓”。福建有四人一组鼓伞交错的“大鼓凉伞”。东北的“单鼓”活泼优美,安徽的“凤阳花鼓”、“双条鼓”载歌载舞。山东的“花鼓”则是在鼓槌上系一条三尺长的穗子,旋转舞动中击鼓,花穗五彩缤纷,像彩蝶绕身飞舞。甘肃的“太平鼓”,鼓体硕大,长带挎肩,双槌击鼓,气魄宏伟。陕北的“安塞腰鼓”狂放热烈,更堪称腰鼓之王。

古代汉族舞蹈,明清时期汉族舞蹈介绍 第3张

  3、龙舞
  明清史料中有关“龙舞”的记载很多。这是普遍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。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出的一种臆想的动物。在封建社会里,龙被看成是神圣权力和祥瑞的象征。所以中国老百姓对龙保持着无限崇拜。用舞龙来祈求五谷丰登,消灾免祸。

汉代张衡《西京赋》里已描写过“鱼龙曼延”之戏。千百年来,龙舞的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,到清代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。通常所见的龙舞有“龙灯”和“布龙”两种。所谓的“龙”,一般是用竹、木、纸、布等扎成,由三节至十几节不等,大多为单数。骨节中燃灯烛的,称“龙灯”。舞动时,一人拿彩绸扎成的“宝珠”,在前引龙起舞。龙灯多在夜晚舞动。“布龙”则不燃灯烛,轻便灵活,一般在白天舞动。此外,还有用稻草、柳枝扎成的“草龙”;用长板凳作架子,装饰成龙形的“板凳龙”;在草龙上插满香火的“香火龙”;不断向龙泼水求雨的“水龙”;用荷花、蝴蝶等各种花灯组成的“百叶龙”;还有头、身、尾互不相连,由女孩子们各持一段,舞动起来才成龙形的“段龙”;用扁担插入箩筐或笆圈作“龙宝”、“龙头”和“龙身”,再用筐上棕绳互相连接而成的“箩筐龙”、“笆圈龙”;四川重庆还有一种“肉龙”,表演时舞龙头者双手握举龙头,上身前俯。舞龙身者上身前弓,两手紧抓前者腰带。龙尾道具绑在最后一人的后腰。舞者赤膊、短裤、草鞋。龙舞本身可以自成一个系统。


古代汉族舞蹈,明清时期汉族舞蹈介绍 第4张

  4、狮舞
  中国狮舞历史也很悠久。至迟在三国时已出现“狮子”。北魏洛阳佛像出行时,有“狮子”在头前引路。唐代有《五方狮子舞》。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描写当时的狮舞说:“假面胡人假狮子,刻木为头丝作尾。金镀眼睛银贴齿,奋迅毛衣摆双耳……”和今天的狮舞很相像。明清时代的狮舞因流行地区不同,表演形式和风格也有差异。常见的是由两人扮成一只大狮子,叫“太狮”;或者由一人扮成一个小狮子,叫“少狮”。另有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狮,引狮。

狮舞表演一般分“文狮”与“武狮”两类。文狮主要刻画狮子的温驯神态,有搔痒、舔毛、打滚、抖毛等动作,风格细腻活泼。有的还表现出一些诙谐风趣的情节,如大头和尚戏狮等。武狮表现狮子的威猛,有跳跃、跌扑、登高、腾转、踩球等动作,风格粗犷。表演者需要有很好的武术、杂技的功底,来表演技艺性很强的动作。


古代汉族舞蹈,明清时期汉族舞蹈介绍 第5张

  5、武舞
  明清两代民间有一类舞蹈是表现武士形象的,可以归为“武舞”。舞盾牌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。远古时代就有干(盾)戚(斧)舞,宋代发展出表演性的“舞蛮牌”。明代浙江、福建、江西等地有一种“藤牌舞”,相传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练兵的藤牌操变化而成的。

剑舞也是流传久远的一种武舞。一般分“站剑”与“行剑”两类。站剑动时迅疾,静时沉稳,舞姿富于雕塑美。行剑动作连续不断,均匀而有韧性。舞剑者有时持单剑,有时持双剑。单剑一般缀着穗子,随剑舞动,增加气势和风姿。广东、福建等地,有一种“英歌”。舞者要扮成古代梁山泊的英雄好汉,如李逵、武松等,表现人民的勇武豪迈气概,要求有武术功底。


古代汉族舞蹈,明清时期汉族舞蹈介绍 第6张

  6、扇舞
  扇子是中国舞蹈的重要道具。南北朝时已有歌舞妓执扇而舞的记载。清代的扇舞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技艺。李声振《百戏竹枝词》有一首《扇技》:“不用蒲葵挥暑忙,句丽便面素罗张。闲翻折迭风生袖,目送轻帆转楚湘。”注解说:“以折迭扇指上旋转,作诸技巧。”表演者是女子,而这种折扇是从“高句丽”(今朝鲜)传来的。

扇舞的技巧主要表现在“扇花”上。扇花的招式非常丰富,各有名目,如“雪花盖顶”、“怀中抱月”、“推窗望月”、“奔月扇”、“鸳鸯扇”、“风云扇”、“含羞扇”、“左搭右闪扇”等。耍扇花还有不少要领,如“挽扇必玄,团扇必平,摇扇必晃,抖扇必握,扫扇必打,飘扇必飞,翘扇必绕”。

小结:文化是政治经济的产物,所以古代时候“武舞”和“龙舞”很流行,但是现在就销声匿迹了。秧歌和扇舞保留发展地比较好,狮舞在特别的节日里也是偶尔可以看到。

TAG标签:舞蹈 汉族 明清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