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

当前位置 /首页/母婴教育/亲子/列表

为什么你一说话,孩子就嫌烦?不是脾气大,也不是叛逆

简要回答

曾经有个让父母扎心的报告,报告针对20870个中小学生,调查孩子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情况。结果显示:只有26.73%的中小学生表示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,并且这一比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。曾看过一首小诗,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:为什么孩子越长大,越不爱跟父母沟通?是他们不需要跟人交流了吗?当然不是,孩子越大事情越多,想找人倾诉交流、发泄情绪、探讨问题,得到建议的需求就越强。只不过父母,不是他们心目中那个可以什么话都说的“沟通对象”。很多父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“越大越不听话了”,这个抱怨一直贯穿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。孩子越大父母越难懂他们,父母说啥 他们就当作没听见,要不就是说东他往西,对着干。说多了就离家出走,有时候父母说一百句,不顶外人讲一句。“好好说话”成为了父母心中的“痛”,更不要奢望说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听话了。李玫瑾教授曾经说:“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,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,其实问题早就已经出现了。”同样,孩子对父母心门紧闭,是不良沟通经年累月的结果。

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说话?
根据孩子们的心声,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第一种,失望累积型
知乎上有个话题:成长过程中,是什么让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?
一个网友说:
小时候自己每天把吃早餐省下的钱买了一本很喜欢的本子,满心期待的给妈妈看,想要妈妈夸她会省钱并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结果妈妈一开口就是质疑:你的钱哪来的?钱多得没地方花是吗?结果她很伤心,她不知道自己会遭到妈妈的误会和责骂。
还有一次,家里的姨妈来做客 给了她40块钱零花钱。她主动的把30块钱给妈妈,自己只留下了10块钱。
妈妈看她那么懂事,开心的把钱收起来对她说:我先帮你收着,毕竟你还小用不了那么多。剩下的钱分每周给你2块。
她对妈妈没有任何的怀疑,但是让她失望的是,她信任的妈妈在之后的日子完全忘了这件事情,并没有按照约定分批给她剩下的钱。
导致她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后来,类似的情况经历多了,再遇到什么事情她就很少跟妈妈说了。另外一个网友的经历,也让很多人有共鸣。
女孩初中住校,有次打电话和父母诉苦,说完后她还没来得及马上挂电话。
就听到了电话那头,父母在数落她,这点事情就要诉苦长大了怎么能有出息。
她赶紧挂断电话,想起了小时候自己每次跟父母说点自己的事情,他们要么心不在焉的听着,要么就到处跟人说她不好,要么就不断地教育她责备她。
一种难过和无力的孤独感包围着她,这个女生说:“如果你是我,长大了还愿意和父母沟通吗?”
高三的贺振宇,父母外出打工后就把小小的他寄放在姨妈家。姨妈家的两个哥哥经常欺负他,他告诉了父母。
父母无动于衷,他感到很寒心。并且因为是一直寄人篱下,所以也只能默默忍受,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意跟父母有过多的联系。
每个孩子小的时候,跟父母沟通的时都是急切的盼望的,跟父母分享时都是兴奋的。
只不过随着一天天的成长,一次次的期盼和分享,在父母的话语中和行为中,他们感受的是难过,羞愧、无助和厌烦等。
父母的每一句话,可以让他们瞬间充满力量,也可以让他们一下子跌入深渊。孩子在沟通中对父母的每一次沉默,其实都夹杂着失望。
没有不想好好说话的孩子,只有不会沟通的父母。
第二种,吼叫式沟通,孩子听不进去大人的话
美国说话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:
研究者将妈妈们大吼大叫以超过85分贝的音量,放给10名7至10岁的儿童听。
之后让他们写出妈妈吼叫的内容,结果只有13.3%的孩子写对。
研究者称,大音量的吼叫,对管教孩子毫无用处,音量越大,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。
大声对孩子说话,不仅没有起到作用,却起到了反作用,让孩子越叛逆,越听不进去大人的话。
大声说话,给孩子带来无穷的恐惧感,让孩子毫无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在孩子们的眼里,父母是爱还是嫌弃全藏在父母的音量里。
第三种 总是指责打击孩子
纪录片《镜子》中有个叫张钊的男孩,进入高中之后,他曾不止一次和父母诉说“学习压力大”。
父母觉得他矫情,不仅不理解他还反过来老是指责他:“学习又不是做苦力,学校几千人,怎么就你压力大?”
好几次父母都是这样说,张钊干脆破罐子破摔,早恋、斗殴、不听课,甚至在高三选择辍学。
张钊叛逆背后的诉求很简单,既然和父母没法沟通,那我就用行为来让你们关注我。
可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想变坏,父母总抱怨孩子不和父母好好沟通,可事实上孩子曾经不止一次开过口,是父母先捂住的耳朵。
第四种,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,总想借机教育孩子。
有些妈妈聊天,能把孩子聊到想死的心都有。
一张利索的嘴巴,能言善道却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沟通。
比如有个小姑娘衣服没有叠好,这类妈妈就开始说个不停:
“都这么大了,怎么那么简单的叠衣服都叠不好,那怎么能搞好学习,学习搞不好,怎么考上好大学,考不上大学以后能做什么,早早就嫁人吗?”
之后只要和妈妈聊天,女孩都不想再说话。
第五种家长永远是对的。
有这么一个小故事,有位作家问孩子为什么渐渐不愿和她沟通了?
孩子画了幅《与母亲的典型对话》的漫画,回应妈妈。
漫画中的沟通对话,让人看过陷入沉思:
我:“妈,我不爱吃鱼。”
妈妈:“是鲔鱼呀。”
我:“谢谢啦。我不爱吃鱼。”
妈妈:“我加了芹菜。”
我:“我不爱吃鱼。”
妈妈:“可是吃鱼很健康。”
我:“我知道,可是我不爱吃鱼。”
妈妈:“你就试试看嘛。”
我尝了一点点后,妈妈说:“怎么样,好吃吗?”
我:“不喜欢,妈,我真的不爱吃鱼。”
妈妈:“那下次试试鲑鱼。你现在不多吃也好,我们反正要去餐厅。”
我:“好,可以走了。”
妈妈:“你不多穿点衣服?”
我:“外面不冷。”
妈妈:“我帮你拿一件?”
我:“我刚刚出去过,妈妈,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。”
妈妈:“唉,好吧。等一下就会变冷,你这么坚持,等着瞧吧,待会儿会冻死......”孩子不喜欢吃香蕉,我们非说“香蕉能让人心情愉快”
孩子不喜欢穿黑色的衣服,我们非说“黑色多好,耐脏”
孩子想自己一个人玩会,我们非说“你要多交朋友”......
我们很着急,不想听孩子内心想法,等不及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。
事实上,一个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人,谁又意愿和他沟通?

为什么你一说话,孩子就嫌烦?不是脾气大,也不是叛逆

如何跟孩子好好说话
跟孩子好好说话,可以分这三步走。
第一步,先听孩子说。
想要孩子愿意和我们好好说话,关键的不是用“话术”把话说漂亮,而是放下内心的“控制欲”和“改造欲”,看见孩子真实的诉求。
怎么做呢?最重要的一点:
闭上我们的嘴,别急着发表看法和建议,先听孩子说。
一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:"孩子的世界其实没有那么难懂,如果你不懂孩子就以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,孩子必然不会听你的话,如果你能先学会理解孩子,自然管教他也就能因材施教。你要理解孩子,要了解孩子,才知道怎么对症下药,这是治疗心理的第一步。"
孩子只有真正感到被接纳、被理解,他们才愿意和你靠近,敞开心扉。
第二步,处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
《奇葩说》中有“辩神”美誉的辩手黄执中曾说:
“能说动人的,是情绪,而不是道理。”
良好的亲子沟通,不会先着急处理事情,而会先“处理”孩子的情绪和感受。
父母可以用这两句话来解决这个难题:
第一句话是:"我的理解你目前的感受…"
第二句话是:"你要不试试这种方法…"
别小瞧这句话的作用,这两句话都是在向孩子提出一些建议,语气不强硬也带有商量的意思,这会让孩子不抵触,能接受,最终达到家长期望的结果。
第三步,平日注意跟孩子搞好关系。
孩子听不听话,取决于你跟孩子的关系
很早就有心理学家,把家长和孩子的关系,分为三种类型:安全型、回避型和焦虑型。
安全型的孩子。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舍不得分开,不过分开后没事,你去接他,他是高兴的。
回避型的孩子。去幼儿园分开也不会表现不舍,去接的时候孩子也不表现很高兴。这类孩子因为跟父母关系比较疏远,所以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。注意,他们并不是对父母无所谓。
焦虑型的孩子。去幼儿园会哭闹,父母来接的时候也会哭闹,非常难哄。那么在这三种关系中,孩子对家长的话,会是怎样的反应呢?
在《园丁和木匠》一书中,做了实验。
比如拿四岁的孩子做实验,实验中拿了一个孩子没见过的软盘给孩子看,妈妈说是“存储器”,陌生人说是“软盘”。
孩子会听谁的?安全型的孩子会选择听妈妈的,因为他跟妈妈关系好,所以他相信妈妈。
不过另一个实验中,有个玩具长得像鸟又像鱼,但更象一只鸟。
妈妈说是鱼,陌生人说是鸟。
孩子这个时候会选择听谁的?听陌生人的。
因为安全型的孩子,虽然信妈妈,但是他更相信自己看到的,他不会盲目的听妈妈的话。
安全型的孩子,是不是非常的棒?回避型孩子会怎么做呢?
第一个问题,因为妈妈在他的心目中不会有更大的权威,所以他可能听妈妈的,也可能听陌生人的。
第二问题,既然第一个问题他都不怎么听妈妈的,第二个他就更加不会相信妈妈了。
焦虑型的孩子面对两个实验问题,他们都会选择听妈妈的,哪怕客观事实摆在那里,他都会觉得妈妈说啥都是对的。
所以,当父母在责怪孩子不听话的时候,讲道理听不进去的时候,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和孩子的关系。
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:“当孩子感到被爱、被信任时,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。”
所以,孩子听话与否其实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你的孩子你是否会爱他们,跟他们好好的沟通。
不要你的孩子对父母失望了很多年,连话都不能好好说,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。
让孩子成为一个安全型的孩子,和父母有稳固的依恋关系。这样的孩子才是身心健康并且能够创造奇迹的孩子。

TAG标签:嫌烦 叛逆 脾气 #